- · 《体育风尚》栏目设置[05/29]
- · 《体育风尚》收稿方向[05/29]
- · 《体育风尚》投稿方式[05/29]
- · 《体育风尚》征稿要求[05/29]
- · 《体育风尚》刊物宗旨[05/29]
清代冷枚《避暑山庄图》皇苑实景山水画的新风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避暑山庄图》〔1〕为清代宫廷画家冷枚(约1670—1742)所作。此图为清宫旧藏,《石渠宝笈》初编著录:“冷枚画避暑山庄图一轴,次等寒三,素绢本著色,画款云小臣冷枚恭画。”
《避暑山庄图》〔1〕为清代宫廷画家冷枚(约1670—1742)所作。此图为清宫旧藏,《石渠宝笈》初编著录:“冷枚画避暑山庄图一轴,次等寒三,素绢本著色,画款云小臣冷枚恭画。”画面上部正中钤“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方印,左上部自上而下依次为“嘉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养心殿鉴藏宝”“宣统御览之宝”印章。右下角题“小臣冷枚恭画”楷体款,下钤“臣冷枚”“夙夜匪懈”白文方印。冷枚运用中国传统山水画技法的同时加入西方透视法,《避暑山庄图》所呈现的园林景象是我们了解山庄当年风貌、建筑以及探讨之后皇苑绘画的重要图像资料。
一、绘画史上的皇苑绘画
冷枚《避暑山庄图》纵254.8厘米,横172厘米,是大尺幅的绘画作品。此图囊括避暑山庄湖区、平原区全景,山区只取部分,呈现了当时避暑山庄的大致景象。画面取景东至武烈河及东部山区,西至“四面云山”,南自“万壑松风”,向北至“北枕双峰”景区。将面积如此广阔的避暑山庄收录于几平方米的画卷中,体现出画家高超的绘画技艺。图中群山环抱、草木葳蕤、澄波叠翠,亭台水榭和屋宇楼阁错落有致。冷枚运用传统宫廷楼阁界画的细致笔法,将山庄胜景的细节一一描绘。将此图与沈喻的《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图》对比,可以发现图中包括康熙三十六景〔2〕中的三十景,除了宫殿区的“云山胜地”“烟波致爽”及西部山区的“梨花伴月”“澄泉绕石”“松鹤清越”“风泉清听”这六景没有表现,其他每一景都清晰可辨。
清代的宫廷绘画兴盛,特别是康熙晚期至乾隆时期。其中表现皇家园林和楼阁建筑的大型绘画数量众多,大多为记录王朝的重大事件、皇家日常活动及重要的建筑活动。描绘日常活动的有《雍正十二月行乐图》轴〔3〕。
从《雍正十二月行乐图》中景物可以判断,画家应是以圆明园内的建筑为基础,加上自己的创作,描绘雍正帝的日常生活场景。画中既有中式园林建筑,也有西式楼阁,建筑的细节描绘细致准确。建筑中有成群的宫人,赏灯、竞舟或纳凉等,共表现十二个节令习俗的场景。画卷以山水为背景,设色华美。
描绘重大事件的如《万国来朝图》轴。
《万国来朝图》以鸟瞰的角度将紫禁城的主要建筑收入画幅,描绘了藩署及各国使臣聚集紫禁城向皇帝朝贺的场景。这一类绘画带有明显的时代风格,形式多为大尺幅卷轴,笔法细致,色彩明丽,富有皇家气派。绘画体现了清朝统治者的审美意趣,更暗示当时国力强盛。经历了清初的巩固和发展,中国的封建王朝迎来最后的繁荣—所谓的“康乾盛世”。强大的政治、经济实力为统治者开展各种建设活动奠定了基础,开始大规模兴建园林和行宫,此类题材的宫廷绘画应运而生。
山水和建筑结合是中国古代绘画中常见的画面表现形式,这种结合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两种,即以山水为主和以建筑为主。山水画常以楼阁建筑为点景,建筑界画常以山水为背景。以山水为主的绘画,建筑所占面积较小,对画面的空间构图有辅助作用,可以丰富画面内容,烘托意境。中国古代的山水画大多绘有建筑,早期山水画如隋代展子虔的《游春图》、唐代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北宋李成的《晴峦萧寺图》、南宋刘松年的《四景山水图》卷等。元代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 描绘富春江一带的秀美景色,村舍亭台掩映其中。明代仇英的《桃源仙境图》为重彩青绿山水,远山浮云间隐现庙宇楼阁,烘托出仙境的超逸之态。
冷枚的《避暑山庄图》所描绘的对象为宫廷皇家苑囿,但是主要呈现的是山庄的自然风景,山水为主而建筑为辅。群山环绕,湖波荡漾,树木葱郁,除近景处的殿宇比较明显,湖区及山区的楼台殿阁都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放眼望去就是一幅自然山水画。且《避暑山庄图》取园林实景,采用俯瞰的视角,结合西方透视法,表现出夏日避暑山庄的真实景致,因此笔者将其归为皇苑实景山水画。实景山水〔4〕属于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一个门类,即以写实的手法描绘山水的真实景致。具体内容可包括名山大川、名胜古迹、名人宅园几个方面,相比于仿古山水、抒情山水等类别,具有真实性、具体性和写实性的特征。实景山水自隋唐走向成熟,
两宋达到昌盛,元代趋于式微,在明代得到拓展,出现大量的园林斋居图和名胜纪游图,清代以“四王”为正统的画风占据主流,实景山水受到影响,然而在某些题材方面却获得了长足发展,即以帝王宫殿和皇家园林为描绘对象的纪实图。《避暑山庄图》以写实的手法,准确描绘出自然山川和人文景观的特征,属于典型的实景山水画。
文章来源:《体育风尚》 网址: http://www.tyfszz.cn/qikandaodu/2020/1215/6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