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论广场舞对农村体育的促进作用①

来源:体育风尚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健康中国建设是“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战略,健康农村的建设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点

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指出,健康中国建设是“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战略,健康农村的建设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点。而农村体育的发展对健康农村建设起着重要作用。

那么,广场舞作为一项群众喜闻乐见的体育活动,它对农村体育的促进作用有哪些?作用原因是什么?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就是本文的主要内容。

1 广场舞对农村体育的促进作用

广场舞是指在露天广场人们伴随音乐进行的整齐划一带有律动感的集体性身体娱乐活动。农村体育是农村居民在闲暇时间开展的以锻炼身体、娱乐心情,丰富业余文化生活为目的的身体活动。

广场舞对农村体育的促进作用有三个方面:一是广场舞自身作为一项体育活动,其开展会促进农村体育的发展;二是伴随着广场舞的开展会对其他体育活动产生辐射作用,带动其他体育活动的开展进而促进农村体育的发展;三是广场舞与其他体育活动的良性互动作用会共同促进农村体育的发展。

2 广场舞对农村体育的促进作用原因

2.1 合“礼”

“男女授受不亲”可能是最广为人知的儒家礼教之一。这句话的本义指的是男女在交付和接受物件时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能亲近,限定于单纯的男女交付物件的特殊范围。用于男女交往时,是对其使用范围的扩大,强调的是男女交往、共处时彼此身体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而不得过于亲近[1]。

“男女授受不亲”的交往礼节对于维护婚姻家庭关系以及整个村落社区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农村社会中,“男女授受不亲”是人们必须严格遵守的一个行为准则,体育行为也不例外。

广场舞的站位呈现出单独个体距离化的特点,即一个人便可完成广场舞的练习,同时个体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距离作为活动进行的必要条件。这样的站位特点符合“男女授受不亲”的礼节,是广场舞在农村社会发展的前提。

2.2 热闹

心理学中的“驱力理论”认为“驱力”是一种内部的需要状态:“个体发挥最佳功能所必需的某些刺激(如食物、水、充足的休息)的缺失。当驱力存在时,有机体就会采取行动从而满足需要并维持机体平衡。例如,饿了吃、渴了喝、累了休息。如果不能立刻采取可以满足需要的行动,有机体就会表现出活动水平的整体提升,而这些活动可能最终使有机体遇到能降低驱力的刺激”[2]。

农村日常生活的平静以及娱乐活动的匮乏使人们对热闹产生内在的心理驱力,人们需要寻找一个热闹的途径来降低这种驱力。人们对热闹的心理驱力的满足可以帮助其淡化生活的乏味感,更好地参与到社会生活中去。广场舞音乐产生的物理声音以及人多构成的大场面是一种热闹,可以满足人们的热闹需求,吸引人们参与其中。

2.3 集体

人具有社会属性,不能脱离社会生存。社会作为一种集体可以为人提供其发展所必须的衣食住行等物质保障与情感归属等精神需求。因此,集体生活既是人的天性使然,亦是其生存必然。

人的集体意向性是集体活动发生的哲学基础。塞尔把集体意向看作是一种原初的意向性形式,认为集体意向就是“通过个体活动X实现集体行动Y”[3]。人脑“镜像神经元系统”的发现为集体意向性的存在提供了神经生理学基础,其最基本的特征在于观察一个行为与执行该行为激活的神经元是一样的[4]。

人的集体意向性为广场舞的集体性存在提供了可能,人们在参与集体性的广场舞活动过程中产生社会互动,发生信息交换,服务于其基本的生存与更高的情感需求。

2.4 惯习

布迪厄指出,惯习“是持久的可转移的禀性系统”[5]。法国社会学家菲利普·柯尔库夫(Philippe Corcuff)对这一定义作了详细的解释:“禀性,也就是说以某种方式进行感知、感觉、行动和思考的倾向,这种倾向是每个人由于其生存的客观条件和社会经历而通常以无意识的方式内在化并纳入自身的。持久的,这是因为即使这些禀性在我们的经历中可以改变,那他们也深深扎根在我们身上,并倾向于抗拒变化,这样就在人的生命中显示某种连续性。可转移的,这是因为在某种经验的过程中获得的禀性(例如家庭的经验)在经验的其他领域(例如职业)也会产生效果,这是人作为统一体的首要因素。最后,系统,这是因为这些禀性倾向于在它们之间形成一致性[6]”。

文章来源:《体育风尚》 网址: http://www.tyfszz.cn/qikandaodu/2020/0912/519.html



上一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凉州攻鼓子”体育文化
下一篇:哈尼族棕扇舞体育价值的研究①

体育风尚投稿 | 体育风尚编辑部| 体育风尚版面费 | 体育风尚论文发表 | 体育风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体育风尚》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