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中国体育电影述评:时代变迁的影像关照

来源:体育风尚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1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国电影以1905年创作的《定军山》为起点,经过数代电影人的不懈努力,已经走过了逾百年的历史。在此过程中,中国电影不仅经历了自身发展的兴衰荣辱,而且见证了中国社会各个方

中国电影以1905年创作的《定军山》为起点,经过数代电影人的不懈努力,已经走过了逾百年的历史。在此过程中,中国电影不仅经历了自身发展的兴衰荣辱,而且见证了中国社会各个方面的时代变化。而体育作为人类社会文化的重要部分,更是与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在电影诞生不久之后便产生了体育电影这一重要的电影类型,成为对中国体育在时代变迁中的影像关照。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从重要的体育电影(1)由于研究能力和精力有限,本文所涉及的体育电影均指体育故事片。个案入手,将百年来中国体育电影的发展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进行述评,以期厘清体育电影与体育发展的脉络关系。

一、艰难起步:解放前的体育电影(1905—1949)

在1840年鸦片战争之前,中国体育以古代的传统体育为主。而鸦片战争之后,西方近代体育开始传入中国,并逐渐为中国社会大众所接受。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近代体育已经形成,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为20世纪下半叶新中国体育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尽管如此,此阶段的中国体育总体发展与世界相比却相对落后,表现在体育电影创作方面便是体育故事片数量的相对较少。解放前可数的体育电影大概只有五部,即《一脚踢出去》(1928)、《二对一》(1934)、《健美运动》(1934)、《体育皇后》(1934)和《破浪》(1934)。

关于中国第一部体育故事片,在过去较长时间里都被电影史学界认为是《体育皇后》。而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单万峰曾撰文指出:严格意义上来讲,由明星影片公司1927年底摄制的《一脚踢出去》才是中国第一部体育故事片。[1]本片虽然主要讲述了两个富家青年男女的恋爱故事,但是导演在影片中设置了中华足球队和洋人足球队比赛的情节,首次借用了体育元素,而选用的主演龚稼农更是具有体育工作经验和足球基础,因此该片具备了体育电影的雏形。

而此阶段最为重要的体育电影当属《体育皇后》,该片讲述了一个青年女运动员的成长故事。编导孙瑜在影片中注入了“体育救国”的主题思想,并且在片中多次运用字幕来直接表达自己的主题思想,如开场字幕“献给为体育之真精神而努力的战士们”与片尾字幕“一切不合理的,贵族的,个人的锦标赛,新时代是都要抛弃它们的!为着体育的真精神,我们只有奋斗!只有向前!”。此外,本片主演黎莉莉本身也热爱体育运动,凭借其自身的运动天赋和青春气质,将一个充满健康活力的“短跑天后”演绎得惟妙惟肖。因此,本片被推为体育电影开山之作,确也名副其实。

总体来说,解放前的体育电影由于数量少,还没有真正得到发展,处在艰难起步阶段,这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分不开的。一方面,当时的中国体育发展水平本身就很落后,很难激发电影创作者深挖体育电影的创作规律与出路;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局势的不稳定,电影界本身起伏不定,创作中心都放在左翼电影和抗战电影上,新出现的体育电影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二、缓慢成长:新中国成立后的体育电影(1949—1979)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开始发展现代体育,并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历史过程。从1949年到1966年,新中国确立了以“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为根本任务、以“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为基本方针的体育发展思路,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体育竞技水平大幅度提高,并多次在国际赛事上取得优异成果。然而接下来的十年“文革”内乱,中断了中国体育发展的正确道路,严重阻碍了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1976年10月“文革”结束,经过三年拨乱反正,体育事业开始逐渐恢复,并为20世纪80年代的全面发展和改革打下了基础。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里,中国体育发展虽然取得很大进步,然而体育电影依旧成长缓慢。这期间拍摄的体育电影大概只有十部,即《两个小足球队》(1956)、《女篮5号》(1957)、《球场风波》(1957)、《冰上姐妹》(1959)、《水上春秋》(1959)、《碧空银花》(1960)、《大李、小李和老李》(1962)、《球迷》(1963)、《女跳水队员》(1964)以及《小足球队》(1965)。

在这一时期,体育电影承载着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极具代表性的影片就是谢晋1957年导演的处女作《女篮5号》和1962年拍摄的《大李、小李和老李》。两部影片虽然出自同一位导演之手,却有着不同的艺术风格,其表现内容更是紧贴当时的时代特征。

《女篮5号》讲述了一个女篮球运动员在新旧社会中经历悲欢离合的故事。这部影片既是新中国第一部彩色体育故事片,也是中国第三代导演代表人物谢晋的处女作。影片以对比手法表现了新旧社会中运动员们截然不同的命运,虽然以爱情为主线,却明确突出了“歌颂新时代,鞭笞旧中国”的主题思想。1952年毛泽东就发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的号召,而谢晋在本片导演阐述中提到“领导决定让我去写体育题材的电影剧本”[2],可见本片是作为政治任务而完成的,因此不可避免会带上意识形态色彩。

文章来源:《体育风尚》 网址: http://www.tyfszz.cn/qikandaodu/2020/0912/517.html



上一篇:高校体育舞蹈教学课堂实效性的提升路径研究<
下一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凉州攻鼓子”体育文化

体育风尚投稿 | 体育风尚编辑部| 体育风尚版面费 | 体育风尚论文发表 | 体育风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体育风尚》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