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体育风尚》投稿方式[05/29]
- · 《体育风尚》收稿方向[05/29]
- · 《体育风尚》栏目设置[05/29]
- · 《体育风尚》刊物宗旨[05/29]
- · 《体育风尚》征稿要求[05/29]
体育风尚对和谐社区建设的积极作用——以广州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体育风尚是指体育活动中普遍流行的风气和习惯,涉及到人的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是人民在发展过程中逐步积累的具有独立意义和价值的体育文化[1]。
体育风尚是指体育活动中普遍流行的风气和习惯,涉及到人的信仰、价值观、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是人民在发展过程中逐步积累的具有独立意义和价值的体育文化[1]。和谐社区是指以社区文化为支撑的,社区居民间和睦相处、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社区,其基本标准是以人为本,以社区居民为核心,社区内部和外部达到整体和谐。2006年,民政部门提出了构建和谐社区的全国标准:居民自治、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治安良好、环境优美、文明祥和[2]。党在21世纪提出要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新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其中将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社区构建成为和谐社区是这一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3-4]。实际上,社区作为社会的基层组织,构建和谐社区是党和政府与人们群众联系的密切纽带,是创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切入点和有力杠杆。其中,在和谐社区建设中,健康高品质的社区文化建设是基础、是灵魂,建设和加强社区文化是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创建和谐社区的前提。并且,增强社区文化建设能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增强社区内部凝聚力。体育在提高人民身体素质、健康水平、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5]。根据体育这一特点,我国一些城市在和谐社区的构建过程中大胆创新,将社区体育风尚建设作为和谐社区构建的切入点,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譬如:广州市原荔湾区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与引导下,合理规划,充分将街道、社区、企事业单位、学校、公园、公共体育运动场地整合为一体,构建成区、街道、社区三位一体的大众体育服务体系,其下辖的 13个街道中,有 11个街道被评为体育先进社区,并且拥有3个国家级体育先进社区和8个省市级体育先进社区,如今其超前的体育风尚已成为该区闪亮的人文名片。 本研究以广州市原荔湾区的体育风尚建设为例,通过调查与访谈开展了深入研究,以期用实例来验证体育风尚对和谐社区构建的积极作用。 1 广州市原荔湾区体育风尚建设简介 荔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项目种类繁多,无论是传统运动项目如拳术和太极拳、舞狮等,还是现代体育锻炼项目如各种球类运动都有很好的开展,并且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具有较强的稳定性,这样有助于形成稳定的体育锻炼兴趣团队,对于居民体育锻炼的质量提升有很大的帮助。根据调查显示,荔湾区居民所参与的体育活动种类按照参与人数多少排列依次为:羽毛球、乒乓球、篮球、游泳、足球、拳术、登山、舞狮,一些项目的性别差异很明显,女性大多会选择羽毛球、乒乓球、游泳运动,而篮球、足球、登山更受男性欢迎。并且,一些低消费甚至不消费的体育锻炼方式占据运动方式的主流。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养成从参与锻炼的频次可反映,根据问卷结果显示,每周锻炼3~4次,30 min/次的男性比例占到了48.82%,这个比例要明显高于女性的41.33%,再进一步了解,得知能够长期坚持锻炼的居民占绝大部分。 体育风尚的形成,是在体育锻炼的氛围下形成的,这种氛围的形成依靠的是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意愿,荔湾区社区居民已经从意识上达成了某种契约,在精神契约的约束与支配下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具有较强的无意识目的性。调查问卷的结果显示,荔湾区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3个主要目的是:锻炼体质、休闲娱乐、增进社交。并且,居民从事体育锻炼所考虑的主要因素是:家庭的因素、朋友的影响、媒介的宣传。另外,从社区的等级上看,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普通社区<省市级体育先进社区<国家级体育先进社区。社区体育风尚的形成,直接体现出居民生活水准提高到更高的档次,体育风尚的形成也证明了社区居民更加看中生活质量的提升和对家庭成员之间、社区成员之间的交流欲望。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荔湾区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场所比较分散,有体育系统体育场馆、学校体育场馆、企事业单位和街道居委会场地、公园、街头巷尾、江河湖畔等。其中,最经常使用的活动场所是街道居委会活动场地,而公园则排在了第2位。社区居民选择锻炼场所并不是选择专业性的体育场馆,例如体育系统中和学校系统中的体育场馆,而是选择在不收费的非正规体育场所,一是因为收费或者距离较远的场馆对于社区体育锻炼不具备吸引力,二是因为类似于街道居委会场地和公园场地这种锻炼场所聚集的人更多,对于社区居民增进情感更为方便,这也更便于社区体育运动风尚的形成。 在评价体育风尚建设当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居民的体育锻炼消费情况,居民体育锻炼消费是社会文化消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消费作为一种新型的消费,更多体现的是精神娱乐和健身娱乐上。体育消费的增加说明居民的体育风尚正在形成,人民的体育锻炼意识上升到更高的层次,根据问卷结果显示,荔湾区居民全家体育消费每年在500元以上的占96.34%,体育消费的形式主要是实物消费,多为购买体育锻炼器材。此外,定期参加体育锻炼的非实物消费也逐年增加。对于健身俱乐部的单次门票居民承受能力超过 50元的占31.57%,而购买会员卡承受年费超过1200元的占65.24%。 2 体育风尚在构建和谐社区中的作用 2.1 社区体育风尚为居民创造了聚合、沟通、交流的条件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在本质上就是为人与人之间营造一个和睦相处的社会大环境,和谐社区的建设亦是如此,和谐社区的建设是为了让邻里之间能够和睦相处,家庭成员之间能够和睦团结,归根到底是为了营造一种归属感[6]。 所以,和谐社区的建设,需要一个开放的、便于交流的平台提供给社区的居民。居民之间越是无法沟通或者沟通不畅,之间的关系就会越是淡漠、疏远。社区居民晨(晚)练点、社区运动锻炼点都是这样的交流平台。荔湾区每年都会举行社区居民运动会,而每个社区内也会开展小型的运动会,例如金花街一年一度的“秋季社区居民运动大会”。特别是在这种组织性较强的运动会当中,体育竞技的竞争性会激发社区居民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吸引力,类似这样的体育活动的开展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的社会交往的心理需求,社区居民可以在这个运动会上增进彼此的认识,加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金花街居委会主任在接受访谈中介绍的一个例子正好说明了以上观点:“举办社区运动会能够让大家走出自己的小家庭,进入我们这个大家庭当中,社区居民之间既相互熟络密切了关系,而且也能够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关键是能够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这才是真和谐。比如在一次运动会的准备期间,我们有意让两户有矛盾的邻居来报名参加了乒乓球双打赛,起初两人心存芥蒂,不愿意合作,在大家的劝说下勉强搭档起来。但是在练习的时候,因为相互之间配合不顺畅,两人比较着急,大家本以为两人会吵起来,但是两人却相互商量如何配合,越说越热乎,显然,两人已经亲近了很多,事后,这对邻居坦诚两人早已放下了矛盾,因为没有一个合适的机会,一直无法化解矛盾,这次运动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 经过20多年的发展,荔湾区居民运动会已经成为了社区的文化节,每次运动会的开幕式上,社区居民都会表演极具地方特色的传统运动项目,例如舞狮、武术表演等,这已经具备了明显的仪式特征,这说明体育风尚的形成已经将传统体育文化融入到现代体育精神当中。参照功能主义学中的认知,仪式具备了整合社会和强化秩序的作用,从更深层次上看,仪式的存在为参与者提供了“集体欢乐营造”的平台和气氛,在这种热烈的氛围当中,每一位身临其境、参与其中的个体会从这个欢乐群体中获取自身无法营造的精神共鸣与愉悦,从而对集体有一种全新的认识。荔湾区社区体育运动会通过大众化的、娱乐性强的、参与门槛低的体育运动项目将社区居民聚集在一起、团结在一起,营造出欢乐、祥和、包容的氛围,这种无形的集体氛围与团结精神是社区居民沟通的催化剂,会产生积极的、有意识的团结效应。 2.2 社区体育风尚是健康社区发展的推动力 从根本上看,和谐社会最终的落脚点还是人,讲究的是以人为本的和谐,最终体现在对人的关爱、对人的价值的体现。而对人的关爱与价值体现实则是对人的身心健康的重视。大众体育提倡与全民健身计划的推行正是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人作为社会个体的存在,自身身心健康的发展则意味着自身和谐的实现,人的生命体的身心和谐将会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打下良好的基础[7]。经过多年的发展,荔湾区社区居民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体育氛围,形成了良好的社区体育风尚。社区体育风尚的形成,给居民最直接的回报便是居民自身身心健康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积极地推进了健康社区的建设。华林街的健身运动口号是“健康锻炼,健康身体,健康华林”,龙津街的体育锻炼主题是“健身就是健康,健康就是小康”,这不仅仅是社区的锻炼口号,亦是社区居民积极参加锻炼的由衷感慨。 常说,人多吃饭香,这句话可以套用在体育锻炼上,一个人的体育锻炼效果远不如多人一起的体育锻炼效果明显。当社区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风尚,居民们踊跃参与到体育锻炼当中,自然每个人的锻炼激情能够得到很大程度的延续。如今,荔湾区社区成立了众多不限人数、不限规模的团队锻炼小组,居民们选择自己喜欢的锻炼方式,形成了固定的锻炼团体,极大地提升了居民参与体育锻炼得积极性,身体健康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调查发现,荔湾区受调查者中82%的居民认为参加体育锻炼有助于自身慢性病的控制和康复,长兴小区的李叔叔,作为教师的他长时间批改作业导致颈椎不好,在采访中他说,跟女儿一起参加体育锻炼,不仅身体逐步健康,颈椎也得到了较好的治疗,更主要的是可以跟女儿谈心交流。94.2%的受访者表示更喜欢参与到集体体育锻炼当中。作为群组行为干预方式中的重要一种,团队锻炼方式对于团队中个体健康锻炼的行为有加强和巩固作用,这种模式在西方被称为是Local Club模式。在社区体育风尚的引导下,自愿成立的体育锻炼小组会对参与者形成无形的约束和督促机制,更有利于居民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保持愉悦的健康心态。通过访谈,了解到居民在体育锻炼中养成良好的心理健康和精神愉悦的境界。在访谈李女士的时候,她坚持强调通过与好友一起进行体育锻炼的最大收获是增进与好友的交流,通过交流使得心情舒畅,身心的舒畅是她与好友一起锻炼后的最大收获。 居民张××(女,76岁)、唐××(女77岁)两位老人通过参加社区的体育锻炼结识已经有八九年,他们一起在社区的广场上做颈椎康复操、关节康复操,通过参加锻炼,老年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两人在一起经常聊天,心情也比较愉悦。在浓厚的体育风尚中,居民们参加体育锻炼不仅可以获得身体上的健康,同时可以通过相互交流来增强彼此的情感,进而互敬互爱,以达到精神世界的和谐。健康社区的实现就是和谐社区的实现[8]。 2.3 社区体育风尚对不良文化的入侵具有抵制作用 构建和谐社区,就要加强对社区思想文化阵地的建设,和谐社区的构建必须要有积极向上、崇尚文明、扶正祛邪的道德风尚,这一要求在和谐社区的构建中不可或缺[9]。经过多年的发展,荔湾区社区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体育风尚文化,荔湾区的居民在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理念下,对于和谐社区思想文化阵地的营建不遗余力,形成了积极、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这对于社区居民精神境界的提升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抵制不良甚至有害文化对和谐社区建设的冲击和侵入。在前些年法轮功肆虐时,荔湾区社区居民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坚决抵制法轮功,全区无一人参与法轮功,同时还参与到了打击法轮功非法传教的宣传活动当中。据岭南街社区居民章××(男,77岁)介绍,法轮功曾去小区诱骗居民加入练功活动,被当时参加体育锻炼的居民呵斥:“练什么练,我们小区的锻炼活动比你们那强十万倍。”从章××的表述中得知,当时居民对法轮功的邪教性质并不是很了解,有的居民甚至不知道法轮功是邪教,但是社区居民已经积极地参与到了社区体育锻炼当中,已经形成了非常浓郁的体育风尚,丰富的体育锻炼形式吸引着居民参与其中,形成了健康的社区文化,自然会对不良文化起到抵制作用。前些年,邪教组织华藏宗门在广东部分地区进行非法宣传,社区居民更是自发地进行积极宣传抵制邪教入侵,在居民们参与体育锻炼之时揭露华藏宗门的伪善谎言。良好的体育风尚对和谐社区的社区文化起到了很好的扶正祛邪的作用,从而推动和谐社区的全面发展。 2.4 社区体育风尚对共创共建和睦社区有推动作用 人们居住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即社区,当前广州荔湾区的社区范围,是社区体制改革后形成的居民委员会辖区。在荔湾区的昌华街道社区不仅包括了本地的原住居民,随着改革开放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加入到社区当中,昌华街道社区还驻有机关、学校、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无论是何种性质的居民,都是昌华社区大家庭的一员,昌华社区现在有70多个社区单位,为了让这些单位都参与到和睦社区的共创共建行动当中,从1992年开始到现在,昌华街道社区已经连续举办了11届“老游戏运动会”。除此之外,昌华社区还经常举办各种主题内容的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例如每年的元旦社区都会举办“迎新春拔河比赛”,每次比赛,70多个社区单位都会派出代表队参与其中,胜负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够在这种欢度节日的气氛当中增进彼此之间的情感。昌华社区还有各种主题运动会,例如儿童节亲子运动会、暑期青少年体育夏令营活动、重阳节中老年人龙舟大赛、金婚夫妇运动主题活动、国庆节传统棋类运动大会、春节“迎新年欢乐运动大会”、11·9消防运动会等。从1992年到现在,昌华社区相继建成了4个活动广场,居民们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已经达到一个比较高的层次。社区居委会本着资源整合、共创共建和睦社区的原则,充分利用体育赛事和体育活动这一载体,借助“体育外交”的方式来增进各个社区单位之间、社区单位与居民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相互了解,通过丰富多彩的传统体育活动和现代体育活动来调动社区单位参与到和睦社区的共创共建活动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将社区资源实现共享,从而营造出共住社区、共建社区的良好氛围。 社区体育风尚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载体。社会对体育运动的重视促进群众体育的发展,而社区体育的简单易行对社区居民来说具有普适性,且具有较强的娱乐性和健身性,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同时大众体育具有和谐元素,因此,健康的社区体育文化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长效机制[10]。文化是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更是社区和谐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建设和谐小区更要注重文化和体育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健康的社区体育文化更起到引导和促进的作用[11]。
文章来源:《体育风尚》 网址: http://www.tyfszz.cn/qikandaodu/2020/0529/332.html